!DOCTYPE html> 又一场革命?宝马i3使用新型空调制冷剂_食品乳化剂_半岛体育app-bob半岛官方网下载-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登录

产品中心

又一场革命?宝马i3使用新型空调制冷剂

来源:食品乳化剂    发布时间:2025-04-01 20:10:38

[汽车之家技术] 有关宝马i3的车型信息想必你已经从《新车图解》的文章中知道,而这款车的车身结构...

详情介绍

  [汽车之家技术] 有关宝马i3的车型信息想必你已经从《新车图解》的文章中知道,而这款车的车身结构我们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解读过,而看到文章的题目你或许不是很能理解,这个新型制冷剂真有这么重要吗?那我要向你透露个消息了,就因为这个制冷剂的问题,法国政府拒绝奔驰的新车在当地进行销售。从这两件事上隐约可以感受到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又一场革命即将爆发。

  与其它电动车一样,宝马i3的空调系统同样装配了电动压缩机,而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剂类型——R1234yf制冷剂,这是一种新型的制冷剂,在未来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汽车空调制冷剂的主流,目前只有霍尼韦尔和杜邦两家公司可以生产,说得更直接点,一旦R1234yf制冷剂能全面取代传统的R134a制冷剂,那么,这两家公司将会垄断全球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市场。

  相比于R134a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室效应方面)几乎能忽略不计,与此同时,二者在各方面的性能状态极为类似,针对R1234yf制冷剂的研发也已趋于成熟,在行业内部,这样的发展的新趋势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既然宝马i3使用了新型的制冷剂R1234yf,那奔驰为何会抵触它?奔驰的技术人员认为,目前他们还无法确定这种新型制冷剂的稳定性,他们做了这样的一个试验,一辆达到正常工作时候的温度的B级轿车在熄火后,把空调系统管路上的阀门打开,使得R1234yf制冷剂泄漏,在多次试验过程中,出现了高频率的起火现象(很可能是排气歧管的表面温度将制冷剂引燃),由此这个新型制冷剂被奔驰认定为危险品。

  有人提到,这种将空调管阀门打开将制冷剂放出的试验与实际用车情况不符,但奔驰认为,若发生车祸,空调系统的冷凝器以及管路就会存在破损的情况。事情就是这样。当然,奔驰也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杜邦公司表示,它们愿意帮助奔驰克服一些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奔驰把二氧化碳制冷剂作为替代品,之前,我们也报道过相关的信息。

  虽然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有正真获得官方的证实,但宝马一定想到了这点。我们不排除宝马方面已经解决了R1234yf制冷剂稳定性问题的可能,不过,这种可能微乎及微,毕竟,奔驰还在为是否选择使用R1234yf制冷剂而左右为难。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是,与奔驰所测试的发动机前置的汽车不同,宝马i3是电动车,它的动力系统被放置在车尾,这就使置于车头的空调系统少了一个较大的热源,因此,即便是动力系统达到正常的工作时候的温度后也不太容易引燃从车头部位渗出的制冷剂。

  然而,进一步需要仔细考虑的是碰撞问题,若发生正面碰撞,有一定的概率会造成空调管路的破损进而导致制冷剂泄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起火的可能。

  现阶段,欧盟法规的限制不单单是奔驰要面临的问题,它是所有在欧洲进行销售的车型都会面临的问题,未来,这样的问题还会蔓延至全世界,那其它厂商采取了什么样的做法呢?据一些海外新闻媒体报道,很多厂商大部分会选择先用新型制冷剂通过欧盟法规的要求,之后,再将制冷剂还原为R134a制冷剂,这样既满足了法规要求,又避免了安全风险隐患。宝马i3是否也采用这样的对策,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以上仅仅是根据一些资料做的推测,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已将有关问题反馈到宝马,接下来我们也会围绕新型制冷剂做进一步报道。

  新一轮革命总是会换来新的生机。汽车空调制冷剂的上一次革命是R12被R134a代替,环保是革命的导火索,这次同样是为了环保,大多数人把希望寄托在R1234yf制冷剂的身上,作为这个行业的巨头,杜邦和霍尼韦尔两家公司则在R1234yf制冷剂的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还有一些厂商,它们认为这种制冷剂在稳定性方面有所欠缺进而对此较为抵触。不管怎样,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对环境影响更小的制冷剂。(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

  首先,宝马集团交付客户使用的汽车产品是符合各项法律和法规要求的,包括各项安全指标。

  关于制冷剂,目前宝马集团所有在售产品均使用R134a,尚未采用其它型号的制冷剂。

  不同的市场对R1234yf的使用规定会有所不同。根据欧盟范围内车辆登记注册的要求,宝马i3用这种制冷剂是可行的。同时,因为制冷剂的使用的确关乎安全,宝马在决定将新制冷剂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前会根据具体车型的特性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比如,德国联邦机动车辆事务办公室(KBA)将在今年夏天推行新的测试流程,宝马i3也将去参加了。宝马集团会根据最终的测试结果,决定宝马i3上制冷剂型号的选择。

  关于 R744 (CO2)制冷剂,宝马认为它是更加可持续的一个选择,但目前R744的应用仍然处于研发实验阶段,它的应用属于中长期规划。

  宝马i3的续航能力虽然不高,但是作为城市通勤来说还是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的,不过由于没有快充功能,不太适宜长途出行。

  这车看着有意思,车里头视野通透,开着还挺有乐趣的,平时城里代步用特别好。不过我必然不会买,一个是续航短,一个是贵。

  这台小车保留了宝马的操控和灵活,是环保人士的都市代步利器,在电动车日益增多的今天,会发现它的售价确实有些高。

  宝马i3增程式(52万)虽然比纯电动版贵了7万,主要区别是多了一个汽油“发电机”,它可以让整车的续航能力提升80-100公里,实用性比纯电动版更强。而且别看宝马i3尺寸不大,但内部空间表现令人满意,而且整体驾驶感受依旧比较有乐趣。

  增程式i3的驾驶品质某一些程度上还是超出我们预期的,虽然轮胎的规格不是很给力,但实际驾驶感受却并没抛弃BMW品牌的精髓,敏捷的操控加上电动车所特有的给力加速,穿行在城市中相当惬意。不足之处是动能回收系统的力度太大了,还不能调节力度,严重影响了驾乘舒适性。

  增程式i3整体驾驶感受和续航能力的表现都很不错。不过,它收“油门”时的动能回收力度偏大,加之又不能自主调节力度的大小,这给驾乘舒适性打了不小的折扣,望能改进。另外,52万元的起售价也是很难让我们消费者出手的一个大问题。

  宝马i3纯电动版的“油门”响应比增程式的更灵敏,加速窜劲也更强,仅7秒刚出头的加速,成绩令人满意。不过这车的动能回收力量太强,而且没办法自主调节,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官方公布的130-160公里续航能力也有点短。

  纯电动i3的续航能力130-160公里还是有些短,虽然价格比增程式车型要便宜7万元,但45万元依旧不是个小数字。此外这款车的加速表现比增程式车型更棒,但是每一次全力加速都会让电量极速消耗,而动能回收系统的力度比增程式更大,因为在舒适性和实用性两方面,i3纯电动车型都不尽如人意。

  纯电动i3起售价45万元,比增程式车型低7万元。相比后者,其动力输出来的更加直接生猛,0-100km/h加速7.06秒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过老问题依旧让人头痛,收“电门”时的动能回收力度比增程式车型更大,依旧对驾乘舒适性影响较大。